首页

灵魂救赎女王最新医调视频

时间:2025-05-26 00:51:45 作者:运动、做实验、“搞装修”样样不落 神二十航天员出差“月报”速戳 浏览量:62601

  ◎本报记者 符晓波

  初春时节的福建省厦门市,海水环绕、绿树成荫,时有白鹭成群飞过。作为典型的海湾型城市,厦门多年来把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通过保护水体,防止水源污染,走出一条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不久前,厦门进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厦门何以入选?美丽的城市风光,既是画卷,也是答案。

  海漂垃圾“智”理有方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洁净的海岸环境是厦门的“生命线”。海漂垃圾是海岸线环境的“杀手”,不仅会造成海洋生态污染,还影响沙滩面貌和旅游环境。作为中外知名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高度重视海漂垃圾的治理工作。

  “智慧海上环卫系统,帮助我们预测海漂垃圾的漂移轨迹和分布区域。快艇、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辅助手段,让海域保洁的效率大幅提高。”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秋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厦门市对海漂垃圾进行了智能化管理。

  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厦门建立了150余人的海上保洁队伍,专门负责海漂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置。据了解,厦门将230平方千米的海域纳入保洁范围,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约3000吨。

  面对大体量的垃圾搜集工作,信息化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陈秋茹介绍,厦门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建设了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这套系统以中国沿海港湾的水动力模型、天气预报模型、海洋数值预报模型等为基础,结合厦门海洋垃圾监测和防治管理需要精准开发,可以每日对入海垃圾的漂移轨迹及分布区域进行预测,为环卫机构合理部署保洁力量和海漂垃圾的拦截清扫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海上保洁队在作业中会持续回传海漂垃圾分布数据,使模型得到不断优化。此外,厦门还在沿海重点岸段安装视频监控,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海漂垃圾。

  “厦门在海漂垃圾治理理念、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标本兼治,实现了垃圾海上收集、陆上处置。”陈秋茹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厦门海漂垃圾密度连续两年全省最低。

  为水系统“疏通经脉”

  除了截污减排,为水系统“疏通经脉”也是厦门降低海洋污染的重要一环。

  在厦门市筼筜湖畔新建的南湖公园西园,记者看到,公园绿植摇曳、湖水碧波荡漾。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艳艳告诉记者,看似寻常的公园地下,藏着一座2.5万立方米的调蓄池。这个调蓄池是实现厦门岛污水“零排放”的重要托底工程。它的容积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主要用于储存初期雨水,减少入湖污染物。3年来,厦门建成投用22座调蓄池,新增调蓄能力18.5万吨。

  同时,厦门还利用自然潮差吞吐动力,建设了6.5公里的“西水东调”海水输送管。以筼筜湖流域为例,涨潮时,海水进入筼筜湖;退潮时,湖水排入大海,总体上实现了水体的交换和循环。

  2020年,厦门提出实施“溯源排查、正本清源、排水管理进小区”的源头雨污分流“三步走”治理模式,全面改造城市排水管网。截至目前,厦门已累计完成688公里市政污水管网的新建和改造工作。

  王艳艳说,改造工程引入专业排水公司作为“排水管家”进驻小区,从源头处解决管网缺失、错接混接、管道淤堵等城市治污痛点,使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经过专业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尾水提升到地表水类IV类水质标准,不仅被用于城市其他区域生态补水工程,还改善了河流湖库的水环境。

  厦门市翔安区大宅村是污水治理改造的显著受益村。翔安区属于干旱缺水地区,而大宅村作为特色“果园村”,火龙果、胡萝卜种植产业规模大,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高。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水务处处长李志钦告诉记者,过去农村污水治理不到位,当地对生活污水只能进行末端截流。每到夏季高温,排放到沟渠中的生活污水不仅气味难闻,还会滋生蚊虫,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如今,通过管网“一张图”,全村实施“源头截污三根管”,对卫生间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池污水采取入户收集、分类收集,从根源上化解了排污难题。大宅村还将污水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机结合,将达标尾水资源用于火龙果种植灌溉,构建污水固废全利用零排放体系。

  “沟渠不臭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火龙果产业也越来越旺了。”大宅村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海云说,现在村里打造了十几种火龙果衍生加工品,并依靠火龙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大宅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休闲娱乐。(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云南省发改委原副主任王建新接受审查调查

一面镜子,照出朦胧、发黄、变暗的自己;另一面镜子,照出被彩虹光圈包围的自己;还有一面镜子,照出被一团墨汁遮住大半边脸的自己……以上分别是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患者可能看到的世界。

河南新郑警方通报“两男子酒后骚扰女孩并殴打家长”

据悉,自7月18日起,园区每天限时限额向游客开放观看大熊猫宝宝及大熊猫母女间的互动。此外,7月底,园方还将举办大熊猫三胞胎十周岁庆生活动,邀请全球50个三胞胎亲子家庭参加。(完)

海外网评:枪支暴力顽疾凸显美国治理失能

本次活动以“消费帮扶·E路杭行”为主题,旨在通过持续拓展市场化帮销路径,进一步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制约消费帮扶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忠诚被查

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战略任务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公共服务等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健全金融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机制,构建重点产业链攻关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完善基金绩效考评体系,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完善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为什么“AI+教育”在近年取得明显进展?这与人工智能领域多款大语言模型的开发关系密切。所谓“大语言模型”,是指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内容生成方面能够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完成的任务。阿里云“通义千问”、科大讯飞“星火”、昆仑万维“天工”……2023年,多家国内企业和机构相继发布大语言模型并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初,中国已有超过19个大语言模型研发厂商,其中,15家厂商的模型产品已通过备案。凭借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知识问答、文本生成等通用能力,这些大语言模型产品一经推出,便在教育领域刮起了旋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